龚海红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儿科
1.生理因素:小孩在成长过程中常常会经历一些生理上的不适,比如肠绞痛、牙齿萌出或饥饿。这些都会让他们在夜间感到不舒服,导致哭泣。尿布湿了或者衣服过紧也可能带来不适。
2.心理因素:小孩在夜间可能感到焦虑或害怕。例如,分离焦虑是指孩子在与父母分离时产生的恐惧和不安,这种情绪尤其容易在晚上表现出来。另外,做噩梦或者感受到家庭成员的不安情绪,也可能引发哭闹。
3.环境因素:睡眠环境的改变或不适合的睡眠条件可能影响孩子的休息。例如,房间过于明亮、声音嘈杂或者温度不适宜都能影响睡眠质量。白天活动量不足导致晚间精力过剩也是一个可能的因素。
针对上述情况,应首先从生理舒适度入手,确保孩子穿着舒适、尿布干燥,同时注意观察是否出现牙齿萌出等生理变化。营造安心的睡眠环境,保持房间安静、适宜的光线和温度。在心理方面,尽量给予情感上的安抚,如温柔地陪伴、轻声说话,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应鼓励规律的作息和适量的日间活动,使孩子晚上更容易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