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宝玉 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神经内科
1.腔隙性脑梗塞是由小动脉阻塞引起的细小梗塞,直径通常小于15毫米。这种类型的梗塞常见于大脑深部,如基底节、丘脑和脑干。
2.在急性期,磁共振成像可以显示出清晰的病灶区域。随着时间的推移,病灶内的神经元会因为缺血坏死,导致永久性的组织变化。
3.虽然临床症状可能在短期内得到改善,但在影像学检查中,这些梗塞灶会以信号改变持续存在。这是因为受损区域被胶质细胞替代,而非恢复正常的脑组织。
4.避免新发腔隙性梗塞,控制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危险因素非常重要。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恰当的药物管理,可以降低再次发生的风险。
预防是关键,管理好相关疾病和生活习惯有助于减少腔隙性脑梗塞的复发及其对脑功能的进一步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