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 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粪便中的脂肪:
正常情况下,粪便中大约含有2%至5%的脂肪。这些脂肪来自于未能被消化系统完全分解和吸收的膳食脂肪。
当消化系统出现问题时,如胰腺功能不全或胆汁排泄异常,粪便中的脂肪含量可能显著增加,这种情况被称为脂肪泻,粪便可能呈现油腻或浮在水面上的特征。
2.尿液中的脂肪:
正常情况下,尿液中的脂肪含量非常低,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在某些病理条件下,如肾病综合征,尿液中可能会发现较高浓度的脂肪物质。
一般情况下,健康人的大小便中只含有少量的脂肪。如果出现异常情况,如大量的油脂性腹泻或尿液中发现异常的脂肪水平,应及时就医进行检查和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