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文 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1.病因方面:
直肠溃疡通常由慢性便秘、排便习惯异常、炎症性肠病(如溃疡性结肠炎)或局部创伤引起。它可能是单发性,也可能是多发性,但通常不是恶性病变。
直肠癌则是一种恶性肿瘤,由直肠黏膜细胞发生癌变所致。主要危险因素包括高脂低纤饮食、遗传病史、腺瘤性息肉等。
2.临床表现方面:
直肠溃疡的常见症状包括便血、粘液便、腹痛及排便困难,症状较为局限且通常与排便行为密切相关。
直肠癌早期症状可能不明显,但随着病情进展,会出现持续便血、大便形状改变(如变细)、排便不尽感、体重下降等。
3.检查诊断方面:
直肠溃疡通过肠镜检查可见黏膜表面局部糜烂或破损,其边缘较整齐,组织学检查通常显示炎症及修复反应。
直肠癌在肠镜下可表现为隆起、溃疡或浸润性病变,边缘不规则,病理组织学检查可证实癌细胞的存在。
4.治疗方式方面:
直肠溃疡主要通过改善排便习惯、应用抗炎药物及避免机械刺激来促进愈合。在少数情况下可能需要手术干预。
直肠癌的治疗取决于病变分期,通常包括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必要时联合免疫治疗。
直肠溃疡和癌症在性质上有明确区分,但部分症状和体征可能相似,需要通过专业检查进一步鉴别。对长期便血或大便习惯异常的患者,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以免延误可能的恶性病变的诊断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