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冬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结直肠外科
1.局部组织损伤:肛门区域皮肤较为脆弱,当外力导致肛门附近裂口或撕裂时,排便过程中粪便经过受损区域会引起摩擦和刺激,从而导致出血。根据受伤程度和位置不同,出血量也可能有所差异。
2.炎症反应:受伤后身体通常会启动炎症反应来修复受损组织,这一过程可能导致局部血管扩张和渗透性增加,因此在排便时容易出现少量出血。
3.继发感染:如果伤口未能得到及时和正确处理,细菌可能侵入并引发感染。感染进一步促进了炎症反应,还可能导致溃疡等病变,加重出血现象。
4.出血倾向:某些情况下,个体存在出血倾向,如服用抗凝药物或者患有血小板功能异常等疾病,这类人群在轻微损伤后更易出现明显的出血。
肛门受伤后如出现持续或大量出血,需尽快就医以明确原因并采取适当治疗措施。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肛门清洁和避免过度用力排便,可以帮助减轻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