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敏 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普外科
1.观察患者反应:在注射止痛针后,需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包括疼痛缓解程度、可能出现的过敏反应以及其他不良反应。一般情况下,药物应在15至30分钟内开始生效。
2.补充水分和电解质:由于急性胃肠炎通常伴随呕吐和腹泻,患者容易出现脱水和电解质失衡。在止痛针注射后,建议继续通过口服或静脉输液方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以维持体液平衡。
3.饮食管理:在疼痛有所缓解后,患者应逐渐恢复进食,但应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汤、面条等,避免油腻、辛辣和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胃肠负担。
4.休息与监测:患者应保持足够的休息,并持续监测病情变化,包括体温、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
5.遵循医嘱:除了止痛针外,医师可能会开具其他药物,如抗生素或益生菌,患者需严格按照医嘱服用,切勿擅自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改用药方案。
在采取这些措施后,多数急性胃肠炎患者可逐渐好转。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以获得进一步诊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