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扑动时的心电图波形如何解读

2025-08-29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唐春平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心房扑动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其特征是在心电图上表现为特定的波形。心房扑动时,心电图通常会显示出连续和有规律的锯齿状波形。这些波形称为“F波”,而不是典型的P波。

1.心房扑动的频率:在心房扑动中,心房的激动频率通常约为240到340次每分钟,这意味着F波的频率也在这一范围之内。

2.F波特征:心房扑动的F波在心电图的下导联(如II、III、aVF导联)上表现为连续的“锯齿样”波形。这些波形往往高度一致,并且没有明确的等电位线。

3.心室反应:尽管心房以极高的频率激动,但由于房室结传导特性,心室的响应频率通常较低,一般是心房频率的1/2或1/3,即150次每分钟或100次每分钟,取决于房室结的传导比率。

4.导联差异:在V1导联中,F波可能呈现正负交替,而在其他胸导联如V5、V6,F波则可能较小或难以察觉。

对于心房扑动患者,应注意其可能带来的心脏功能损害和血栓风险,在临床上需及时识别和处理,以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