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优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患者基本信息:包括年龄、性别和临床表现,如咳嗽、呼吸困难或声音嘶哑等症状。
2.标本来源及处理:详细记录标本的采集方法,例如通过活检或术后切除。标本接收到后的处理步骤,包括固定和染色过程。
3.宏观检查:描述肿瘤的大小、位置、外观特征(例如颜色、质地)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如果是手术标本,还需记录是否有淋巴结或其他器官组织的取材。
4.显微镜检查:
组织学类型:确定肿瘤的类型,如鳞状细胞癌、小细胞癌或腺癌。不同类型的气管癌会影响治疗方案。
细胞分化程度:评估细胞的异常程度,通常分为高、中、低分化。分化程度可影响预后。
侵袭深度:记录肿瘤浸润到气管壁的层次,包括是否突破气管壁侵犯周围组织。
5.免疫组化分析:说明是否进行了免疫组化检测及结果,用于鉴定肿瘤来源或确认诊断。例如,使用抗体标记来检测特定的蛋白表达情况。
6.分子病理检查:如果已进行基因检测,需总结相关突变信息,这可能对靶向治疗有指导意义。
7.诊断提供最终的病理诊断,包括组织学类型和分期。明确指出任何需要进一步关注的问题,如可疑复发区域或恶性升高标志物。
气管癌病理报告的精确编写对于正确诊断和制定治疗计划至关重要,应保持客观和详尽的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