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海红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儿科
1.生理因素:
饥饿:1周岁的宝宝仍在快速成长,需要充足的营养。如果晚上睡觉前没有摄入足够的食物,可能会因饥饿而醒来。
身体不适:牙齿萌出是这个年龄段的重要发育过程,牙龈疼痛可能导致夜醒。其他不适如湿疹或感冒也可能影响睡眠。
2.环境因素:
睡眠环境:室内温度、光线、噪音等因素都会影响宝宝的睡眠质量。例如,过热或过冷的房间可能使宝宝无法安心入睡。
习惯:如果宝宝习惯于在特定条件下入睡,如摇晃或奶瓶喂养,一旦条件改变就可能醒来,难以再次入眠。
3.情感和心理因素:
分离焦虑:此时期宝宝开始意识到与父母的分离,可能在夜间感到不安而醒来。
新技能的掌握:行走、说话等新能力的发展可能令宝宝兴奋,即便在夜间亦如此,从而导致夜醒。
针对这些问题,可以尝试调整饮食时间以确保宝宝有足够能量过夜;创造舒适的睡眠环境,如适宜的室温、柔和的灯光和减少噪音;帮助宝宝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例如渐进式的独立入睡训练。若持续存在明显问题,应咨询专业医生进行更详细的评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