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炳国 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中医针灸科
1.时间选择:在损伤初期的48小时内,建议避免按摩,此时应以冰敷为主,帮助减缓肿胀。按摩通常在急性症状缓解后进行。
2.力度控制:开始时应用轻柔的压力,以避免加重损伤。随着恢复,可逐渐增加力度。过度用力可能会导致进一步损伤,因此要循序渐进。
3.手法种类:
揉捏法:用手的指腹或掌根轻轻揉捏受伤部位,有助于放松肌肉。
滚动法:沿着肌肉纤维方向做滚动按摩,能有效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按压法:适用在肌肉较紧张的区域,可以通过短暂的按压进行放松。
4.频率与持续时间:每天1-2次,每次10-15分钟为宜。过于频繁或过长时间的按摩可能反而不利于恢复。
5.配合热敷:在按摩前或后使用热敷能够放松肌肉,特别是在恢复阶段,热敷与按摩结合效果更好。
6.专业指导:建议在专业理疗师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手法准确并适合具体的损伤情况。
在整个恢复过程中,应密切观察身体反应,如出现异常疼痛或不适,应及时停止并咨询医生,以免影响康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