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文 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1.解剖学特殊性
回盲部位于小肠末端和结肠起始部的连接处,是多个淋巴引流区域的交汇点,癌细胞容易通过淋巴系统转移。该部位靠近阑尾,组织间隙复杂,可能增加手术难度。
2.症状隐匿性
回盲部为肠道狭窄区,早期肿瘤往往表现不明显,仅表现为轻微腹痛、消化不良或大便习惯改变,而这些症状容易被忽视或误诊为其他胃肠疾病。当症状加重时,通常已发展至中晚期。
3.转移风险高
回盲部血液循环丰富,癌细胞可通过门静脉向肝脏转移,或通过淋巴管向周围及远处器官扩散。统计显示,回盲部肠癌患者确诊时的淋巴结转移率约为40%-60%。
4.手术治疗挑战性
回盲部肠癌的外科治疗较为复杂,需要切除部分回肠和结肠,同时重建消化道连续性,手术创伤较大,术后恢复时间较长。
5.预后较差
根据临床数据,回盲部肠癌五年生存率明显低于其他部位的局限性肠癌,尤其是在出现淋巴或远处转移的情况下,生存率可能降至20%-30%左右。
对于回盲部肠癌,早期筛查和干预能够显著改善预后,建议关注持续腹痛、不明原因贫血、大便潜血等异常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