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伤患者如何合理安排胶体液和晶体液的摄入量

管蔚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胶体液和晶体液在烧伤患者的治疗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合理安排其摄入量对患者的恢复至关重要。通常在治疗过程中,晶体液用于初期大量补充血容量,而胶体液则在后期帮助维持血浆蛋白水平。

1.在烧伤后的24小时内,通常会使用晶体液进行初始复苏。根据Parkland公式,建议在前8小时内给予4毫升/公斤/%TBSA(总烧伤面积)的乳酸林格液,这是用来替代烧伤引起的体液损失。

2.胶体液一般在烧伤后24小时开始使用。此时,通常以5%白蛋白溶液作为首选,因为它能有效增加血浆胶体渗透压并减少水肿。在接下来的24-48小时内,根据患者的尿量、中心静脉压及其他血液动力学参数逐渐调整胶体液的输注量。

3.除了补充液体外,还需密切监测电解质平衡情况。随着治疗进程,需要对钠、钾、钙等电解质进行补充,以防止低钠血症、低钾血症等常见并发症的发生。

合理安排胶体液和晶体液的使用能够帮助烧伤患者更快地恢复,同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情变化适时调整输液方案。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