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膜后发现嗜铬细胞瘤是怎么回事

2025-06-22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郭仁宏 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腹膜后发现嗜铬细胞瘤是一种罕见的肿瘤,这类肿瘤来源于肾上腺髓质或交感神经链,常常分泌过多的儿茶酚胺激素,导致高血压和其他症状。

1.发生率和部位:嗜铬细胞瘤每年发病率约为百万分之一至二。虽然多数嗜铬细胞瘤位于肾上腺,但约10%至15%的病例发生在腹膜后等异位位置。

2.症状:因分泌过量的儿茶酚胺,患者可能出现头痛、心悸、面色苍白、多汗,以及阵发性或持续性的高血压。这些症状通常是间歇性的,可能被误认为其他疾病的表现。

3.诊断:诊断依赖于24小时尿液中游离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水平的测定,也可通过血浆检测。影像学检查如CT、MRI或核医学扫描有助于确定肿瘤的位置和大小。

4.治疗:手术切除是主要治疗方法。在手术前,通常使用药物控制血压以减少术中的风险。约90%的嗜铬细胞瘤为良性,手术预后较好。少数情况下肿瘤为恶性,此时可能需进一步治疗。

早期识别和适当治疗可以显著改善预后,因此应对出现相关症状的个体进行及时的医学评估,明确诊断并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