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 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窦性心律不齐:这是一种常见的心率变化,通常是由于自主神经系统对窦房结的调节引起的。它可以因为呼吸、运动或其他生理因素而发生变化。心跳的加速和减缓通常与迷走神经活动的增强或减弱有关。
2.逆钟向转位:这种情况通常意味着心脏的电轴有异常旋转,可能与心脏的解剖位置或心室肥厚有关。例如,右心室肥厚会导致电轴向左转动(逆钟向)。这种转位在体表心电图中可表现为不同的电轴方向。
3.短P-R间期:通常提示预激综合征如Wolff-Parkinson-White综合征等,其中存在额外的心房到心室的传导通路,导致较快的电传导。这可能与心房纤维化或其他心脏结构异常有关。
这些特点可能共同反映了心脏的复杂电活动和结构变化。通过详细的心电图分析和心脏影像学检查来确诊这些改变的具体原因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