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宁 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中医科
1.蛋白质的热效应较高:
食物热效应指的是身体为了消化、吸收和代谢食物所需的额外能量。蛋白质的热效应比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更显著,其比例大约为20%至30%,而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仅为5%至10%。这意味着摄入100千卡的蛋白质,其中有20至30千卡会以热量形式散失。
2.代谢过程产生热量:
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后,需要进一步转化为其他形式才能被身体利用,例如用于合成肌肉或生成能量。在这一过程中涉及复杂的生化反应,比如脱氨(去除氨基)和糖异生(将多余氨基酸转化为葡萄糖),这些步骤都需要大量能量,同时生成额外的热量。
3.交感神经系统的激活:
高蛋白饮食可能会刺激交感神经系统,使心率加快,新陈代谢增强,从而进一步提高体温。当体温升高到一定程度时,身体通过出汗来调节温度,这也是一种保护机制。
4.血流量增加:
消化高蛋白食物时,胃肠道的工作负荷增大,导致局部血流量增加。这种血液循环变化可能会造成轻微的全身温度波动,引发排汗。
过度依赖高蛋白饮食可能会对肾脏等器官造成负担,因此在日常饮食中应注意营养均衡,避免长期摄入过量蛋白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