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琼 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内分泌科
1.饱和脂肪酸:主要存在于动物性食品中,如肥肉、奶油、黄油及全脂乳制品。研究表明,饱和脂肪酸会增加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即“坏”胆固醇的水平。建议成人每日摄入饱和脂肪不应超过总热量的10%。
2.反式脂肪酸:常见于氢化植物油、部分人造黄油以及部分烘焙食品和加工零食。反式脂肪酸不仅会提高“坏”胆固醇,还可能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即“好”胆固醇。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尽量避免摄入反式脂肪。
3.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如动物内脏、蛋黄及海鲜。虽然膳食胆固醇对血液胆固醇水平的影响因个体差异而异,但摄入过多仍可能对一些人产生负面影响。美国心脏协会建议,每日摄入的胆固醇不应超过300毫克。
4.精制糖:大量摄入糖分,尤其是添加糖,会引发甘油三酯升高,这是一种与心血管疾病有关的血脂。常见于糖果、甜点、含糖饮料等食品中。建议限制糖的摄入,将其控制在每日总热量的5%以下。
5.酒精:过度饮酒可能导致甘油三酯水平升高,同时也不利于整体心血管健康。男性每日酒精摄入量不宜超过两杯,女性不宜超过一杯。
通过合理饮食,增加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水果、蔬菜和全谷物,可以有助于平衡血脂水平。保持心血管健康需要全面的生活方式管理,包括饮食、运动和其他健康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