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文 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1.药物治疗:
对于轻中度疼痛,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这类药物能有效缓解炎症反应引起的疼痛,但较长时间使用可能导致胃肠道不良反应。
对于中重度疼痛,推荐弱阿片类药物如曲马多,或强阿片类药物如吗啡。阿片类药物具有显著的镇痛效果,但需谨慎调整剂量以避免耐药性、便秘及成瘾风险。
如果疼痛伴随神经病理性特征(如烧灼感或针刺样疼痛),可联合使用抗抑郁药或抗癫痫药物,如加巴喷丁,它们对神经性疼痛有特殊疗效。
2.微创干预技术:
神经阻滞技术通过注射麻醉剂或神经破坏剂到疼痛传导通路,可提供局部长期止痛效果,适用于药物难以控制的顽固性疼痛。
植入式鞘内泵能够持续定量向脊髓腔释放止痛药物,用药量低且全身副作用少,适合需要长期镇痛的晚期患者。
3.心理支持及辅助疗法:
疼痛不仅仅是生理问题,也与情绪状态密切相关。心理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压力,降低疼痛感知。
辅助疗法如针灸和物理治疗对某些患者的术后或慢性疼痛有益,可作为药物治疗的补充。
针对每位患者,应结合疼痛性质、程度及其他健康状态选择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同时注意动态评估和调整,以实现最佳的镇痛效果并改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