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传伟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眼科
1.原因:结膜下出血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突然增加的血压(如剧烈咳嗽、打喷嚏或用力时)、外伤、眼睛擦伤、服用抗凝药物等。有时也可能找不到明确的原因。
2.症状:最明显的症状是眼白部分出现鲜红色的斑块,一般没有疼痛、视力变化或分泌物增加。但有些人可能会感到轻微的不适或眼部有压力感。
3.诊断:结膜下出血通常可以通过观察眼球外观来诊断。如果反复发生或者伴随其他症状,如视力模糊、疼痛等,则需要进一步检查。
4.治疗:大多数情况下,结膜下出血在1到2周内会自行吸收,无需治疗。保持眼部清洁,并避免搓揉眼睛。若因服用抗凝药物而反复出血,应咨询医生调整药物。
5.预防:避免可能导致眼部损伤的活动,注意控制血压,避免剧烈咳嗽和用力过度。在服用影响血液凝固的药物时,遵循医嘱。
即使看起来不美观,结膜下出血一般不会对健康造成严重影响,但如果伴有其他异常症状,建议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