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良元 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1.类型与原因:脑卒中主要分为两类: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缺血性卒中占大约87%,由血栓或动脉硬化引起的血流阻塞导致。出血性卒中则由于脑内或脑膜下出血所致。
2.危险因素:
高血压是最重要的可控风险因素。
吸烟使患脑卒中的风险增加一倍。
糖尿病患者脑卒中风险增加。
心房颤动会使中风风险增加约五倍。
高胆固醇水平也会增加风险。
超重或肥胖以及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明显提高风险。
3.症状识别:
突然面部、手臂或腿部麻木或无力,尤其是一侧身体。
说话困难或理解障碍。
突然视物模糊或丧失。
行走困难、眩晕、失去平衡或协调性。
原因不明的剧烈头痛。
4.预防措施:
控制血压在正常范围。
戒烟并限制酒精摄入。
坚持健康饮食,减少盐和胆固醇摄取。
定期锻炼,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
监控和管理糖尿病。
避免过度压力。
5.治疗与康复:
急性缺血性卒中常用溶栓药物进行治疗。
出血性卒中可能需要手术减压。
康复包括物理治疗、职业治疗和语言治疗,以帮助恢复功能。
脑卒中具有高发病率和高致残率,及时识别和治疗至关重要。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和控制危险因素,可以显著降低发生脑卒中的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