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海红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儿科
1.正常发育阶段:许多婴幼儿在学习行走过程中会偶尔踮脚,这是探索身体运动能力的一部分。此行为通常在孩子继续发育和协调能力提高后自然消失。
2.肌肉紧张:如果宝宝踮脚走路伴随小腿肌肉紧绷,可能是腓肠肌或跟腱过紧。这种情况有时需要通过物理治疗来缓解肌肉的紧张。
3.感觉统合问题:一些孩子可能因为感觉处理困难而出现踮脚走路的行为,以寻求一种特定的感觉输入。这种情况往往需要通过专业评估来确定。
4.发育障碍的指征:持续的踮脚走路可能是某些发育障碍的早期标志,如自闭症谱系障碍,需要特别关注其他相关行为和发育标志。
5.纽约大学医学院的一项研究发现,在许多儿童中,踮脚走路是暂时的行为,并不意味着长期的问题。有数据表明,大约70%的踮脚走路儿童在6岁前会自行停止。
当观察到孩子有持续、频繁的踮脚行为,并伴有其他发展迟缓或异常表现时,建议进行专业评估以确保孩子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