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如何处理染色体易位

2025-08-21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李小优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处理中染色体易位的关键在于针对BCR-ABL融合基因进行靶向治疗。这种治疗方法有效地减少了癌细胞的增殖,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

1.染色体易位通常涉及9号和22号染色体之间的相互交换,形成费城染色体。这种现象导致BCR-ABL融合基因的产生,是CML发生的主要原因。

2.靶向治疗使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例如伊马替尼、达沙替尼和尼洛替尼。这些药物通过抑制BCR-ABL蛋白的异常酶活性来阻止癌细胞的生长。临床研究表明,约70%到80%的患者在使用TKIs治疗后能够达到完全的细胞遗传学缓解。

3.对于耐药或无法接受标准TKIs治疗的患者,可能需要考虑其他治疗方案,如干扰素治疗或骨髓移植。这些方法通常仅在特定情况下适用,且风险较高。

4.定期监测BCR-ABL基因的表达水平对于评估治疗效果及早发现耐药性至关重要。这通常通过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进行检测。

正确处理染色体易位不仅依赖于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还需密切关注患者对治疗的反应以及潜在的耐药问题,通过持续监测实现长期的疾病控制。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