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优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血小板数量减少:急性白血病患者常常出现骨髓功能异常,导致血小板生成减少。正常情况下,血小板在人体中负责凝血功能,其减少会使凝血机制受损,从而增加出血风险,包括消化道出血。
2.白血病细胞浸润:白血病细胞可能浸润至胃肠道黏膜,引起其结构和功能损伤。这种浸润可导致黏膜脆弱,并可能引发出血。
3.化疗副作用:治疗急性白血病常需使用化疗药物,这些药物可能导致胃肠黏膜的损伤及溃疡形成,从而增加消化道出血的可能性。
4.伴随感染:白血病患者免疫力下降,容易发生感染。感染可能进一步加重黏膜损伤,诱发或加剧出血。
急性白血病确实能够导致消化道出血,并且其严重程度因个体差异、治疗方式等因素有所不同。及时诊断和有效治疗对于控制出血及其他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