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优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化疗药物副作用:某些化疗药物可能会引起液体潴留,从而导致身体不同部位的肿胀。临床上常见的化疗药物如多柔比星、环磷酰胺等,都有可能引起这种情况。
2.肾功能损伤:化疗药物对肾脏的潜在毒性可能影响肾功能,导致身体无法有效排出多余液体,继而引起面部和下肢的水肿。
3.低蛋白血症:化疗可能导致蛋白质合成障碍或增加蛋白质分解,使得血浆蛋白浓度降低,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引起液体积聚在组织间隙,造成浮肿。
4.心脏负担加重:化疗可能对心脏产生一定影响,导致心脏功能减弱,影响血液循环,导致外周水肿。
5.病情进展:骨髓瘤本身及其转移可能进一步损害机体各个系统的功能,例如淋巴系统受累导致淋巴回流不畅,从而引起局部肿胀。
如果患者在化疗过程中出现明显的水肿,应及时就医进行评估,以调整治疗方案或采取对症处理措施。监测体重变化、检查尿量、考虑使用利尿药物等均是管理水肿的常用方法。专业医疗人员的指导对于判断原因和选择适当的治疗措施非常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