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镜病理诊断中的粘膜内癌是什么

2025-06-04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刘燕文 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结论表明,肠镜病理诊断中的粘膜内癌是一种早期大肠癌,局限于黏膜层,未侵入肌层及更深部位。

1.粘膜内癌的定义:粘膜内癌指的是癌变细胞仅限于大肠的黏膜层,即最内层的组织。这种情况通常被认为是癌症的早期阶段。

2.发现率:在进行肠镜检查时,可以通过活检采样来检测是否存在粘膜内癌。据统计,大约5-10%的肠镜检查活检结果可能显示为粘膜内癌。

3.治疗选择:对于粘膜内癌,常见的治疗方法是内镜下切除术,如内镜黏膜切除术或内镜下黏膜剥离术。这些技术可以有效地去除癌变组织,且创伤相对较小。

4.预后情况:由于粘膜内癌尚未扩散到更深的组织层,因此其预后通常较好。手术切除彻底后,大多数患者的五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

5.症状与筛查:粘膜内癌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定期进行肠镜检查尤为重要,特别是对于有家族史或其他高风险因素的人群。

粘膜内癌是大肠癌的早期形式,通过及时检查与治疗,患者通常可获得较好的预后。定期体检和早期发现是防止病情进展的重要措施。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