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血怎么办

韩兴涛 副主任医师

洛阳市中心医院 泌尿外科

便血需要多休息,不要经常的站着,保持心情放松,吃容易消化的食物。此外还需要观察脸是否很红、呼吸困难、血压是否变高、脉搏加快等,或去检查是否是因为痔疮导致,根据医生的指导去吃药治疗。如果很严重,最好做手术。

便血的原因

  1. 一、痔疮:痔疮是最常见的便血原因,出血多发生在排便过程中,血色鲜红、附着在粪便表面。也可在便后,呈点滴而下或喷射而出,出血量小可仅在手纸上见到鲜血。
  2. 二、肛裂:肛裂引起的便血血色鲜红,常常发生在便秘后,出血量较少,表现为便后肛门滴血或手纸染血,伴有排便时肛门剧烈疼痛,便后疼痛稍有缓解,后又开始剧烈疼痛。
  3. 三、溃疡性结肠炎:出血混有黏液或呈脓血便,伴有腹痛、发热、便频等。
  4. 四、直肠癌:血色鲜红或暗红,呈滴状附于大便表面;晚期常出现脓血便并伴有肛门直肠下坠、消瘦、大便习惯改变等症状。

便血的日常注意事项

  1. 1、注意休息出现便血后,患者最要做的就是注意休息,调整作息时间。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可使病人减少精神和体力负担,尤其睡前要精神放松,保证睡眠效果。这样能有效的缓解病情给身体造成的损害。
  2. 2、注意饮食和营养由于便血常和消化道疾病有关,长期过少和吸收营养不良等因素,患者可能有缺铁,叶酸缺乏或贫血,应给予适量补充。一般可经口服或注射补充,运用益气健脾、养血补肾中药也可达增加体质和补充营养的目的,但不要滥补,要辩证用药。
  3. 3、注意清洁皮肤如果有腹泻、肛裂、肛门不适等症状的话,就要注意肛门周围皮肤的护理。保护肛门及其周围和干燥,手纸要柔软,擦拭动作宜轻柔,以减少机械性刺激。便后用碱性肥皂与温水冲洗肛门及周围皮肤,减少酸性排泄物、减少酸性排泄物、消化酶与皮肤接触从而减少局部的刺激和不适,必要时涂抗生素软膏以保护皮肤的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