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急性心力衰竭不能用洋地黄进行治疗

2025-07-01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唐春平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急性心力衰竭不使用洋地黄进行治疗是因为洋地黄的作用机制和药理特性不适合快速缓解急性症状。洋地黄主要通过增加心肌收缩力来改善慢性心力衰竭的病情,但在急性情况下,它的效用有限且可能导致不良反应。

1.洋地黄的起效较慢:洋地黄药物需要一定时间才能发挥其作用,通常需要数小时到数天才能达到稳定的血药浓度,这与急性心力衰竭需要快速干预的需求不符。

2.不良反应风险增加:洋地黄具有窄的治疗窗口,容易因剂量调整不当或患者个体差异引起毒性反应,如恶心、呕吐、视力模糊和严重心律失常等。在急性心力衰竭时,患者的血液动力学状态非常不稳定,加上可能存在电解质紊乱,服用洋地黄可能进一步加剧这些问题。

3.急性心力衰竭通常伴随充血性症状:急性心力衰竭多伴有肺水肿和周围循环衰竭,需要使用更快作用的药物,比如利尿剂、扩血管药物和正性肌力药物以迅速减轻症状,而非洋地黄这类作用较为缓慢且聚焦于增强心肌收缩力的药物。

在急性心力衰竭治疗中,选择快速起效且能够有效改善血流动力学状态的药物更为合理,同时应该关注药物的不良反应,以保障用药安全。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