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敏 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普外科
1.体液再分配:在肠梗阻的情况下,肠道内容物积聚导致胃肠道压力增加,从而引起液体向肠腔内移动。这种液体移动可能导致体循环中的血容量减少,刺激肾脏通过调节肾小管功能来保留水分和盐分。
2.激素调节:肠梗阻时,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等压力激素的释放增多,这些激素可以增强肾小球滤过率,并刺激尿生成。抗利尿激素的释放可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导致尿量增加。
3.神经反射作用:肠梗阻引起的腹腔压力变化和相关疼痛可能通过自主神经系统影响膀胱功能,导致尿频或尿急。
4.补液治疗的影响:肠梗阻的治疗过程中通常需要进行大量补液以维持循环稳定性,这也会导致尿量增加。
肠梗阻患者持续排尿是由体液再分配、激素调节、神经反射以及治疗措施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处理肠梗阻患者时,应密切监测其液体平衡和肾功能,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