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 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脱水:身体失去过多液体时,血容量减少,血压下降。严重脱水可由剧烈运动、发烧或腹泻引起。
2.出血:大量失血,例如创伤事故或手术后,会导致血容量减少,进而导致血压降低。
3.心脏问题:如心力衰竭或心脏病,这些情况会影响心脏有效泵血的能力,使血压下降。
4.药物影响:某些药物,如利尿剂、抗抑郁药或降压药,可能导致血压下降到较低水平。
5.感染或过敏反应:严重感染(败血症)或剧烈的过敏反应(过敏性休克)可导致血管扩张,血压显著下降。
6.内分泌问题:甲状腺功能减退、肾上腺功能不全等内分泌紊乱可影响血压调节。
7.体位性低血压:快速改变体位,如从坐位或卧位突然站立,可能导致一过性的血压下降。
监测血压变化并注意伴随症状很重要,如头晕、昏厥、疲劳或视力模糊。如果持续或频繁发生,应及时就医以明确原因并进行适当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