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 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睡眠时间与心脏健康:研究表明,每晚睡眠少于6小时的人群中,出现心肌缺血的几率较高。适当的睡眠时间通常在7至8小时之间,有助于维持心血管功能和代谢平衡。
2.睡眠质量与压力激素:缺乏良好的睡眠会导致体内压力激素如皮质醇水平升高,这可能引发血压升高和心率加快,从而增加心肌耗氧量,加重心肌负担。
3.自主神经系统失调:熬夜干扰了人体昼夜节律,影响自主神经系统功能,可能导致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引发心血管系统紧张状态,增加心肌缺血的风险。
4.代谢紊乱:长期熬夜可能导致胰岛素抵抗和脂质代谢异常,这些因素都与心肌缺血以及更广泛的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有关。
5.炎症反应:睡眠不足会导致体内炎症因子水平升高,慢性炎症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因素之一,这可能进一步导致心肌缺血。
注意保持规律的作息习惯和足够的睡眠时间,以维护心血管健康。调整生活方式可以有效降低心肌缺血及其他心脏病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