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 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血压波动的可能原因: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可导致调节血压的能力下降,表现为血压忽高忽低。
体位性低血压,即从坐姿或躺卧突然站立时血压下降,是常见的低血压类型。
药物使用不当,如抗高血压药物剂量调整不合理,也可能导致血压波动。
长期疲劳、过度节食或脱水等因素均能影响血压稳定性。
2.低血压波动的潜在危害:
血压过低可能导致大脑、心脏和其他重要器官供血不足,引起头晕、晕厥甚至短暂意识丧失。
如果低血压伴随血压急剧升高的情况发生,可能增加心血管系统的负担,久而久之可能诱发心律失常或心肌缺血。
血压波动还可能提示潜在的内分泌疾病,如肾上腺功能不全或甲状腺功能异常。
3.管理与预防措施:
定期监测血压,记录血压波动范围,为医生提供参考。
调整生活方式,比如保证充足睡眠、适量补水、避免长时间站立或剧烈运动。
避免突然而快速地改变体位,起身时动作应缓慢。
服用处方药时严格遵医嘱,注意观察药物效果,并及时反馈异常。
血压波动不仅仅是一个数字的问题,其背后可能反映出多种健康隐患,应积极关注并与专业医疗人员进行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