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韶荣 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内科
1.诊断与分型:非小细胞肺癌是最常见的肺癌类型,占所有肺癌病例的85%左右。其亚型包括腺癌、鳞状细胞癌和大细胞癌。非小细胞肺癌相关抗原21-14.16有助于识别这些不同的肿瘤类型,因为其水平变化可以提示疾病的存在及其特定亚型。
2.疾病监测:通过定期检测患者血液中的非小细胞肺癌相关抗原21-14.16水平,可以提供关于疾病是否进展或复发的信息。这对制定治疗方案及调整治疗措施非常重要。
3.预测治疗反应:在某些情况下,这一标志物的水平变化能够预测患者对特定治疗的反应。例如,在接受化疗或靶向治疗后,非小细胞肺癌相关抗原21-14.16水平的明显下降可能表明治疗有效。
4.预后评估:非小细胞肺癌相关抗原21-14.16水平越高,通常提示预后较差。但需要结合其他临床指标综合评估。
非小细胞肺癌相关抗原21-14.16作为辅助工具,不应单独用于诊断和管理非小细胞肺癌,应结合影像学检查、病理分析等多种手段进行全面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