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东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整形外科
1.清洁双手:使用清水和肥皂彻底洗净双手,清除可能携带的细菌,防止二次感染。
2.清理伤口:如果针眼处有分泌物,可用无菌棉签蘸取生理盐水轻轻擦拭,动作应轻柔,避免过度摩擦导致疼痛或继发性损伤。
3.挤取适量药膏:用干净或无菌的棉签挤取一小段红霉素软膏(约黄豆大小即可),不要直接用手接触药膏,以免污染。
4.涂抹方式:将红霉素软膏均匀涂抹于针眼位置。动作应缓慢、轻柔,覆盖薄薄一层即可,不宜过厚,以免堵塞毛孔或影响透气性。
5.涂抹频率:一般建议每日涂抹2-3次,每次间隔时间保持在8小时左右。如果医生另有具体要求,应遵医嘱操作。
6.避免外界刺激:涂药后避免针眼部位沾水,也要避免使用化妆品或护肤品。同时,避免用手揉搓局部区域。
7.定时复查:持续观察针眼部位的红肿、分泌物及愈合情况。如果出现明显异常,如分泌物增多、红肿加重或伴随剧烈疼痛,应及时就医。
遵循科学的操作方式,可以帮助减少术后感染风险并促进伤口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