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文 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1.病理分期:术后的病理结果是决定后续治疗的重要依据。对于高风险的患者,往往需要进行辅助治疗,以降低复发和转移的风险。
2.化疗:术后辅助化疗是常用的治疗方式之一,特别适用于淋巴结有转移或其他高风险因素的患者。常用方案包括FOLFOX(氟尿嘧啶、奥沙利铂)和CAPOX(卡培他滨、奥沙利铂)等。
3.靶向治疗:对于某些基因突变的患者,如RAS野生型,可以考虑使用抗EGFR药物如西妥昔单抗。对于HER2阳性病例,也可以采取相应的靶向治疗。
4.免疫治疗:在某些情况下,特别是MSI-H(微卫星不稳定高)或dMMR(错配修复缺陷)型的结肠癌患者,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可能有显著疗效。
5.定期复查:术后需定期进行影像学检查和肿瘤标志物检测,以便早期发现复发或转移,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术后监测和个体化的综合治疗对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建议患者及其家属与专业的肿瘤团队保持密切联系,确保在治疗过程中能够获得最佳的医疗支持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