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 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酒精抑制抗利尿激素分泌:人体依靠抗利尿激素调节尿液生成,使尿液在夜间减少。酒精会抑制这种激素的分泌,导致肾脏产生更多尿液,从而增加膀胱的排尿负担。
2.神经系统对膀胱控制的减弱:酒精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剂,会削弱大脑对膀胱括约肌的控制能力,使得膀胱难以保持正常的储尿功能。
3.深度睡眠和意识反应迟钝:酗酒后常导致深度睡眠时间延长,而深度睡眠状态下,大脑对膀胱内压力信号的感知变得迟钝,无法及时醒来进行排尿。
4.膀胱刺激作用:酒精本身以及其代谢产物可能对膀胱壁产生直接的刺激作用,引发尿意增加。饮酒时往往伴随着大量水分摄入,这也促进了尿液的生成。
避免此现象的关键是限制酒精摄入量,尤其是在夜间饮酒时更需要注意控制。同时,酗酒不仅影响泌尿功能,还会对其他身体器官造成损害,需引起足够重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