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琼 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内分泌科
1.在不进食的初期阶段,身体开始消耗储存的葡萄糖和脂肪来维持能量供应,这时可能会出现短暂的饥饿感减退。这个过程与身体进入生理性饥饿状态有关,通常在不进食后的12至24小时内开始发生。
2.随着时间推移,特别是在超过48小时的不进食期间,身体可能进入酮体生成状态。这种情况下,由于某些代谢变化,饥饿感可能进一步减低。长时间不进食会导致营养摄入不足,对身体功能产生负面影响,如降低基础代谢率、肌肉损失、免疫力下降等。
3.长期不进食还可能导致其他生理及心理问题,包括注意力难以集中、情绪不稳定和易怒。极端禁食行为可能引发饮食失调疾病的风险。
科学合理的减肥应结合均衡饮食和适当运动,而不是依靠长时间不进食。确保每日摄入足够的营养和热量,以支持健康的新陈代谢和身体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