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传伟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眼科
1.间歇性外斜视:
表现:间歇性外斜视是指眼睛间歇性地向外偏斜。患者可能在注意力分散、疲劳或光线变化时表现出外斜视,而在集中注意力时眼位往往恢复正常。
频率:这种情况不持续存在,而是在某些特定情况下才会出现。
诊断:通过遮盖实验、融合能力测试以及屈光状态检查来确定是否为间歇性外斜视。一般情况下,进行光学矫正后症状有所缓解。
2.隐斜视:
表现:隐斜视是指眼位在某种情况下可能有潜在的偏斜,但是通常依靠双眼视功能的调节作用能够保持眼位的正常。只有当调节作用被打破,诸如用遮盖单眼的方法,才会显露出眼位偏差。
稳定性:隐斜视通常不会自觉影响视觉效果,因为大脑有能力调节此小范围的偏斜以维持双眼融合。
诊断:通过交替遮盖实验可以发现隐斜视,因为遮盖一只眼睛会打破双眼融合,使潜在的偏斜显现。
间歇性外斜视与隐斜视在临床上表现不同,前者在特定情境下可明显观察到眼球偏斜,而后者常隐藏于双眼调节机制之中。准确诊断需要专业眼科医师通过详细检查来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