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界定非小细胞肺癌

2025-06-06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于韶荣 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内科

非小细胞肺癌是肺癌的一种主要类型,约占所有肺癌病例的85%。它包括三种亚型:腺癌、鳞状细胞癌和大细胞癌。诊断依据通常基于癌细胞形态特征以及临床表现。

1.分类依据:通过显微镜观察肿瘤细胞形态,将非小细胞肺癌分为腺癌、鳞状细胞癌和大细胞癌。腺癌最常见,占所有非小细胞肺癌的40%左右;鳞状细胞癌约占25-30%;大细胞癌占10-15%。

2.分期标准:使用国际肺癌研究协会提出的TNM分期系统,根据肿瘤大小、淋巴结受累情况和远处转移对非小细胞肺癌进行分期。早期阶段通常局限于肺部,而晚期可能扩散到其他身体部位。

3.诊断方法:胸部影像学检查如CT扫描、PET扫描,以及组织病理学检查是确诊非小细胞肺癌的重要工具。在某些情况下,分子标记物检测可用于识别特定基因突变,以指导靶向治疗。

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方案包括手术、放射治疗和化疗,有时结合靶向治疗和免疫疗法。早期诊断和个体化治疗策略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