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春平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1.血压管理:
高血压是指动脉血压持续升高,通常以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为诊断标准。有效的血压管理可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定期监测血压:建议每天测量至少一次,并记录在案,以便医疗人员评估治疗效果。
评估血压控制情况:判断血压是否达标,需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2.药物依从性:
药物治疗是高血压管理的核心部分,确保患者按时服药至关重要。
确保按处方服药:避免漏服或自行停药,以保持稳定的血压控制。
识别并处理药物副作用:如头晕、乏力等不良反应,应及时与医生沟通。
3.生活方式调整:
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降低血压并改善整体健康状况。
饮食管理:建议低盐、低脂饮食,多摄入水果、蔬菜,限制每日食盐摄入量至5克以下。
体重控制:保持健康的体重指数,建议通过合理饮食和锻炼来实现。
戒烟限酒:吸烟和饮酒均可加重高血压,应尽量避免。
4.并发症预防:
高血压可导致多种并发症,如心脏病、中风、肾损伤等,需要积极预防。
定期健康检查:包括心电图、血脂、肾功能等,以便及早发现潜在问题。
心理支持:缓解压力,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帮助控制血压。
一系列规范化的护理措施对于高血压的有效管理至关重要,确保患者拥有更高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