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有尿道炎时进行盆底肌修复有何影响

张晓文 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患有尿道炎时进行盆底肌修复可能会导致感染加重和恢复延迟,因此建议在尿道炎症状得到有效控制后再进行治疗。

1.尿道炎是一种尿道的感染,通常由细菌引起。症状包括尿急、尿频、尿痛等,严重时还可能出现腹部疼痛或血尿。

2.盆底肌修复是通过特定的锻炼方法来增强盆底肌肉的功能。这些肌肉对于支持膀胱、直肠和生殖器官至关重要。修复过程一般涉及物理疗法,包括电刺激、Kegel运动等。

3.当存在尿道炎时,盆底肌修复可能会增加感染风险,因为这些疗法可能涉及局部按摩或设备插入,容易导致病原体进一步侵入泌尿系统,加剧感染。

4.盆底肌修复过程中,可能需要增加水分摄入和排尿频率,以避免对膀胱的额外压力。这与尿道炎期间应避免刺激尿道的原则相悖。

5.建议在尿道炎经过适当的抗生素治疗后,待症状完全消失并获得医生认可后,再进行盆底肌修复治疗。

需在尿道炎得到有效治疗后才考虑开始盆底肌修复,以确保最佳的康复效果和最小的健康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