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原位癌全切术中的病理表现如何

刘宇飞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乳腺原位癌全切术后的病理表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肿瘤位置和大小:乳腺原位癌通常局限于导管或小叶内,未侵入基底膜。在病理检查中,常见的肿瘤直径范围为几毫米至几厘米。准确测量肿瘤的最大直径对于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2.组织学类型:乳腺原位癌可以进一步分为导管原位癌和小叶原位癌。其中,导管原位癌更为常见,占所有乳腺原位癌病例的大部分。病理切片下,导管原位癌常表现为导管扩张并充满异常增生的上皮细胞,而小叶原位癌则主要累及乳腺小叶。

3.核异型性和分级:病理切片通常显示不同程度的细胞核异型性,这是评估癌变程度的重要指标。根据核异型性的程度,导管原位癌可分为低级、中级和高级。高级别导管原位癌可能伴有坏死现象,并且有更高的进展为侵袭性癌症的风险。

4.钙化灶:在病理检查中,经常观察到乳腺原位癌周围存在钙化灶。这些钙化灶在影像学检测中也较为明显,是乳腺癌筛查中的一个重要参考标志。

5.手术切缘状态:手术切缘是否受累是评价手术彻底性的重要指标。如果切缘未涉及癌细胞,提示手术可能较为彻底;若切缘阳性,则可能需要进一步治疗以避免癌症复发。

乳腺原位癌通过全切术进行治疗后,病理检查不仅有助于确认诊断,还能提供指导后续治疗的重要信息,包括评估复发风险和选择合适的辅助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