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判断心肌缺血的依据

陈中璞 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心肌缺血通常依据多种检测和诊断方法进行判断,主要包括症状评估、心电图检查、影像学检查以及实验室检测。

1.症状评估:典型的心肌缺血症状包括胸痛或胸部不适,通常发生在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时,并可能向左肩、左臂、背部或下颌放射。还可能伴随呼吸急促、出汗、头晕或恶心等症状。有些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症状,尤其是糖尿病患者或老年人。

2.心电图检查:心电图是诊断心肌缺血的重要工具。缺血期间,心电图可能显示ST段压低或T波倒置,这些变化提示心肌供血不足。

3.影像学检查:非侵入性影像学检查如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或核医学检查可以帮助评估心脏和冠状动脉的结构和功能。冠状动脉造影作为金标准可以直接观察冠状动脉狭窄情况。

4.实验室检测:在心肌缺血时,心肌细胞受损可能释放特定生物标志物如肌钙蛋白。这些血清标志物有助于确认心肌受损程度。

综合这些检查结果,医生能够更准确地判断是否存在心肌缺血。了解不同检查的作用和限度对有效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