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氏杆菌性脊椎炎会影响排尿功能吗

张晓文 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布氏杆菌病是一种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当其发展为布氏杆菌性脊椎炎时,可能会影响排尿功能。

1.布氏杆菌病主要通过直接接触受感染的动物或食用未消毒的乳制品传播。感染后,细菌可通过血液传播到身体的各个部位,包括骨骼系统。

2.当感染累及脊柱时,会引起脊椎炎。脊椎炎通常表现为背痛、发热和局部压痛。在严重病例中,可导致脊髓受压,引起神经系统症状。

3.脊髓是控制排尿功能的重要部分。当脊椎炎导致脊髓受压或损伤时,可能干扰神经信号传导,从而影响排尿功能。具体表现包括尿频、尿急、排尿困难或尿失禁等问题。

4.研究显示,布氏杆菌性脊椎炎并不是常见病因,但在一些患者中确实可以观察到与排尿功能障碍相关的症状。

预防布氏杆菌病需要避免接触受感染的动物,并确保乳制品经过充分加热处理。在出现不明原因的背痛或排尿异常时,应尽早就医,以便及时诊断和治疗潜在的脊椎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