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文 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1.手术创伤:手术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对局部组织造成损伤,包括血管和淋巴管。损伤引发局部炎症反应,促使组织释放炎症介质,如组胺、白三烯等。这些物质会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液体易于渗出到周围组织,从而形成水肿。
2.淋巴回流受阻:手术切除肿瘤同时可能涉及部分淋巴结清扫,尤其是肠癌常伴随区域性淋巴结切除。淋巴系统是排除组织间隙液体的重要途径,淋巴管或淋巴结被切除后,局部淋巴回流受阻,组织间液体积聚,导致水肿。
3.术后恢复期炎性反应:手术后人体进入修复阶段,局部炎性细胞和血液中的蛋白增多,这些物质吸引更多的液体向组织间隙扩散,加重水肿。术后患者活动减少,也会影响静脉和淋巴的正常回流,加剧水肿问题。
4.营养状况和低蛋白血症:一些肠癌患者术前存在营养不良或术后进食受限,导致体内白蛋白水平下降。白蛋白是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的主要成分,其降低会使液体从血管渗出到组织间隙,进一步加重水肿。
5.药物作用:术后使用的一些药物,例如麻醉剂或抗生素,也可能影响血管和组织液平衡,从而促进水肿形成。
这种水肿通常在术后逐渐减轻,但应注意监测是否有异常感染或其他并发症迹象。如果持续时间较长或症状明显加重,应咨询专业医生以明确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