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萍 副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中医科
1.在急性期内,组织可能处于炎症状态,按摩可能会增加血流和刺激,加剧不适感。在这一时期应主要采取冰敷、休息和抬高患处等措施,以减轻肿胀和疼痛。
2.急性期后的恢复阶段可以逐渐考虑按摩治疗,但仍需根据具体情况决定。例如,如果受伤部位出现持续疼痛、肿胀或皮肤改变,应咨询专业医护人员,以确保安全。
3.按摩的力度和频率也需要考虑。初次进行按摩时应选择温和的手法,随着康复进程逐步增加强度和频率。按摩的时间间隔应与其他康复措施相结合,例如物理治疗或锻炼。
如有严重症状或疑虑,应及时咨询医生或物理治疗师,以获得针对性的建议和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