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尧 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内分泌科
1.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当皮肤暴露在紫外线B辐射下时,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转化为维生素D3。这一过程是非酶促反应,只需10至15分钟的日光照射即可产生足够的维生素D3。
2.肝脏中的25-羟化:从皮肤合成或从饮食中摄取的维生素D进入血液循环后,被输送到肝脏。在肝脏中,维生素D经过25-羟化酶的催化转换为25-羟基维生素D,又称为钙化醇,这是维生素D的主要循环形式。
3.肾脏中的1α-羟化:25-羟基维生素D被运送到肾脏,在肾脏中受到1α-羟化酶的作用,进一步转化为1,25-二羟基维生素D,即活性维生素D,也称为骨化三醇。此形式的维生素D具有生物活性,对钙和磷的代谢起重要调节作用。
维生素D的合成代谢不仅依赖于阳光,还与机体的肝脏和肾脏功能密切相关。适度的日光暴露、合理的饮食习惯以及保持肝肾健康对于维生素D水平的维持都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