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赟 副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内分泌科
1.肝红素:
肝红素,又称为胆红素,是红细胞破坏后生成的一种黄色色素。
每天约有1%的红细胞被分解,形成大约250-300毫克的胆红素。
胆红素通过血液运送到肝脏,在肝脏中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后经胆汁排出体外。
高水平的胆红素可能导致黄疸,这是由于过多未结合胆红素累积在体内。
2.胆固醇:
胆固醇是一种存在于所有动物细胞中的脂类分子。
它是细胞膜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参与维持膜的流动性。
胆固醇是合成某些激素(如性激素和皮质激素)及维生素D的重要前体。
血液中胆固醇过高可能引发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等心血管疾病。
肝红素与胆固醇在化学结构、来源和身体功能上都有显著区别。了解这些差异有助于理解它们各自的健康影响及其在医学检测中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