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冬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结直肠外科
1.内括约肌与外括约肌:肛门由两个主要的肌肉环控制,即内括约肌和外括约肌。内括约肌是不随意肌,通常保持收缩状态以防止粪便不自主排出。而外括约肌则是随意肌,可以通过意识控制来释放或紧闭。
2.直肠感受:当直肠中充满粪便时,压力增加会刺激直肠壁上的神经感受器。这种刺激信号传递到大脑,引发排便反射。在这种情况下,个体可能会有排便的感觉。
3.排便反射:排便反射涉及神经系统的复杂互动。当直肠扩张到一定程度时,内括约肌会自动放松,而外括约肌的放松则需要意识控制,以协调整个排便过程。
4.肌肉协同作用:腹部肌肉、膈肌和骨盆底肌肉的协同收缩也对排便产生影响。这些肌肉的协同动作可以增加腹腔压力,从而帮助推动粪便通过消化道末端。
5.肛管角度变化:排便时,坐位或蹲位可以改变肛管角度,使通道更直,这样更有利于粪便的顺利排出。
肛门的结构与功能使其成为人体重要的控制阀,确保粪便在适当的时候被排出,同时保持正常的生活质量。了解这些机制有助于识别和处理相关健康问题,例如便秘或失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