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繁发生早搏是否需要治疗

陈中璞 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频繁发生早搏是否需要治疗取决于早搏的类型、症状严重程度以及对心脏功能的影响。大多数情况下,早搏是良性的,不需要特殊治疗,但如果早搏频发且伴随明显不适或潜在心脏病,需要进一步评估和可能的干预。

1.早搏的性质

早搏分为房性早搏和室性早搏两种类型。

房性早搏通常较为良性,一般不会引发严重的问题。

室性早搏若频率较高,尤其是伴随基础心脏病时,有可能发展为更严重的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动过速或室颤。

2.早搏的频率

正常人每天可有少量生理性早搏,通常低于每小时100次。如果24小时动态心电图记录显示早搏频率超过总心跳的10%(约1万次以上),可能会对心脏功能产生不良影响,需考虑干预。

3.症状表现

部分个体尽管早搏频发,但没有任何症状,也无需治疗。而另一些人可能感到心悸、胸闷、头晕等不适。当这些症状影响生活质量时,可考虑通过药物或其他手段缓解。

4.潜在心脏疾病

若早搏伴随心肌病、冠心病、瓣膜病等结构性心脏病,需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并密切观察早搏的变化。

无器质性心脏病者,即便早搏频繁,危险性也相对较低,但仍建议定期复查以避免潜在风险。

5.治疗选择

无症状或轻度症状的患者通常可以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改善,例如减少咖啡因摄入、戒烟、保持规律作息等。

症状明显或存在基础心脏病时,可选用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等药物控制心律。

在药物疗效有限且早搏显著影响生活或心脏功能的情况下,可考虑射频消融术等介入治疗。

频繁早搏需结合具体情况决定是否治疗。及时就医、明确病因是关键,同时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以降低心血管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