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宁 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风湿免疫科
1.痛风的主要原因是尿酸水平升高。正常情况下,人体通过肾脏排泄多余的尿酸,但当尿酸生成过多或排泄不足时,会导致血液中的尿酸浓度上升。当尿酸浓度过高时,可形成尿酸盐结晶,这些结晶容易沉积在关节周围,触发炎症反应。
2.半夜疼痛是痛风的重要症状之一。这一特点可能与低温、血液流动减缓以及夜间尿酸浓度相对更高有关。最常受影响的部位是足部的第一跖趾关节,但其他关节如踝关节、膝关节、手指关节等也可能受到侵犯。
3.痛风发作期通常具有以下特点:
疼痛严重且突然出现;
受累关节红肿热痛,局部皮肤可能出现明显的光亮或脱屑;
发作持续时间一般为数天至数周不等。
4.高尿酸并非痛风唯一的诊断依据。有些人虽然尿酸水平升高,但从未经历痛风发作;这些人被称为无症状性高尿酸血症。痛风确诊需要结合病史、临床表现及相关检查,包括关节液中尿酸盐结晶的显微镜观察和影像学检查。
5.痛风的风险因素包括遗传、饮食习惯、高嘌呤食物摄入(如动物内脏、海鲜等)、酒精消费、肥胖以及某些疾病或药物的使用。
针对这一问题,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评估,明确诊断,并寻找潜在诱因。在医生指导下,合理控制尿酸水平,同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生活方式,预防痛风发作或降低其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