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萍 副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中医科
1.骨折愈合阶段:骨折愈合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即炎症期、修复期和重塑期。针灸在炎症期(骨折后最初几天)可能被推迟,以避免刺激局部组织反应过度。但在修复期和重塑期,针灸可以帮助缓解疼痛、促进血液循环和加快愈合进程。
2.疗效与安全性:研究表明,针灸在辅助治疗骨折患者的康复中具有显著效果。针灸可以减轻痛苦,改善局部微循环,加速软组织和骨骼的愈合。适当的针灸还能缓解骨折后的肌肉紧张和痉挛。
3.针灸禁忌部位:在进行针灸时,应避免直接在骨折部位施针。选择远端穴位或健康肢体的相关穴位,以取得相应的治疗效果。
4.个体化治疗:每位患者的恢复情况各异,针灸方案应根据个体的具体病情调整。进行针灸前须咨询专业医师,确保治疗安全有效。
骨折未满半年并不妨碍针灸治疗。应在专业医疗人员的指导下进行,以充分发挥针灸的疗效并保障安全。